发布时间:2025-07-05 07:31:33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論語八則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論語八則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按時溫習不也是件高興的事嗎?有誌向相同的人從遠方來相聚(互相切磋,增長學問),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這不也是德才兼備的人嗎?
⒉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是智慧的。
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了解(知識)的人比不上喜歡(知識)的人;喜歡(知識)的人比不上以知識為樂的人。
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同行,在他們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師在這裏。我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它,他們那些短處(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從而知道新的(知識),你可以憑借這種方法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當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到來時,這樣以後,你便知道鬆樹、柏樹是在最後凋謝的。
7.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能想要快,不能貪圖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達到目標;貪圖眼前的小利益,那麽大事就幹不成。
8.子曰: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我曾經整天不吃東西,整夜不睡覺,用(這些時間)來思考,沒有好處,還不如學習。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還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四書五經是古代的必讀書目。是中國古代文化書籍的合稱。包含了古代先哲們在政治、哲學、曆史、文化以及為人出事等方麵的主張,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
《大學》《中庸》《孟子》《論語》合稱為四書,是官定的讀本。而《大學》《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人,魯國陬邑人。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論語八則
原文、翻譯及思想:
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按時溫習不也是件高興的事嗎?有誌向相同的人從遠方來相聚(互相切磋,增長學問),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這不也是德才兼備的人嗎?
學習方法、態度:按時學習,學以致用;與友切磋,不斷求進;胸懷寬廣,自求上進。
⒉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是智慧的。
學習態度:客觀謙虛,實事求是。
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了解(知識)的人比不上喜歡(知識)的人;喜歡(知識)的人比不上以知識為樂的人。
學習態度、境界:以學為樂,方學大成。
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同行,在他們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師在這裏。我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它,他們那些短處(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學習態度、方法:虛心求教,取長補短。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從而知道新的(知識),你可以憑借這種方法做老師了。
學習方法:溫故知新。
6.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當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到來時,這樣以後,你便知道鬆樹、柏樹是在最後凋謝的。
做人規律:處境艱難方顯高尚節氣、品格。
7.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能想要快,不能貪圖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到達目標;貪圖眼前的小利益,那麽大事就幹不成。
做事心態:不能急於求成,貪圖小利;要循序漸進,目光長遠。
8.子曰: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我曾經整天不吃東西,整夜不睡覺,用(這些時間)來思考,沒有好處,還不如學習。
學習方法:學勝於思。(學習是進一步思考的基礎。)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欢迎分享转载→ www.xrlv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