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土地市場求變 |
文章来源:江蘇省 发布时间:2025-07-05 05:20:12 |
□ 廣發基金 上證投教中心 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製度開始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試行;今年12月1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發布通知,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製度推開至全國,並在現有金融產品基礎上,將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名錄。在試點的兩年多時間裏,個人養老金製度展現出穩健良好的發展態勢。 ● 個人養老金製度試點兩年有餘,居民的整體認知度如何? ● 關於養老規劃和養老投資,大家有哪些想法和顧慮? ● 大家如何準備養老投資,在實踐中遇到了哪些痛點和難點? 為更好地了解不同群體對於養老的思考與規劃,廣發基金與上海證券報投教中心聯合推出《個人養老金儲備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希望通過數據分析的調研結果,為居民進行養老準備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參考方案。 個人養老金落地兩周年 居民養老規劃意識提升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養老已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統計,截至2023年底,國內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167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4%;老年撫養比為22.5%,意味著每4.4名勞動年齡人口就要負擔1名老年人。對居民而言,通過提前規劃養老來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量,顯得尤為迫切。 在此背景下,作為我國養老保險體係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製度,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年12月15日期間,在36個城市(地區)先行先試。在對該製度的宣傳推廣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將養老準備提上日程。 廣發基金與上海證券報投教中心通過多項渠道開展調查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6284份,並根據調研結果聯合推出《個人養老金儲備情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超九成受訪者表示聽過個人養老金賬戶,並有近五成受訪者了解並已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反映出該製度試點已初見成效。(圖1) 隨著我國居民的養老意識生根發芽,這一意識也逐漸轉化為實際行動。關於開始準備養老的時間點,此次調研的多數受訪者認為,40至49歲是開始準備養老的理想年齡;有七成受訪者認為,有必要為個人養老做專門的資金規劃;同時,已有六成受訪者著手準備個人養老資金。(圖2、圖3) 為了滿足居民多元化的養老投資需求,金融機構也在持續推出更加豐富多樣的養老產品。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顯示,截至今年12月10日,個人養老金專項產品共有836款,其中儲蓄產品466款,基金產品200款,保險產品144款,理財產品26款。 《報告》顯示,受訪者進行養老準備的投資選擇比較多元,對四類金融產品均有涉及。其中,選擇養老儲蓄存款的受訪者占比達50%,購買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和公募基金的受訪者占比分別為43%、37%、20%。(圖4) 發現養老三大痛點 探索養老投資方案 在調研分析的過程中,除了個人養老金製度初見效果及居民養老意識提升之外,《報告》還發現了三個較為普遍的養老痛點和難點。 其一,受訪者對於個人養老金製度的實踐行動偏少,觀望情緒較濃。盡管我國居民的養老規劃意識整體較強,但落地到個人養老金賬戶上尚需時日。《報告》顯示,有九成受訪者表示聽說過個人養老金賬戶,但實際開戶者僅占四成;其中,“資金不能隨意取出”是受訪者未開戶的主要原因,體現出居民對於養老產品的流動性有一定要求。(圖5) 而在已開戶的受訪者中,實際入金者(開戶後存入金額)約占六成,且大部分受訪者對養老產品的投入占比不高。一方麵,收入水平有較大影響,在年收入20萬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有近六成表示“當前開銷大,沒有餘錢”;另一方麵,養老準備會受限於個人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購置房屋、汽車、父母養老等需求的迫切性,都會對家庭資產形成較強的擠出效應。(圖6) 其二,受訪者對養老所需金額的認知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缺口。世界銀行測算數據顯示,養老金替代率不低於70%,方可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多數受訪者認為,需要準備的養老金為當前年收入的1.5倍以上即可,這距離實現70%的養老金替代率所需的金額仍有較大差距。(圖7) 其三,受訪者的養老投資需求與實際產品選擇並不匹配。“個人養老金屬於典型的長期投資,為退休後的生活做提前規劃,這就要求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必須跑贏通脹,否則就失去了養老投資的意義。”業內人士表示,選擇風險等級更高、預期收益更高的養老金融產品,更有利於實現資產的長期增值。而《報告》調研發現,受訪者普遍期待的是年化收益3%至10%、回撤5%以內、持有期3至5年的養老金融產品,“長錢短投”的現象較為普遍。(圖8) 此外,已開戶且入金的受訪者風險偏好整體偏低,分別有六成和五成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養老儲蓄和銀行理財,以“追求保本”為主;僅有兩成受訪者表示會購買產品持有期、風險收益特征更契合的公募基金,存在一定錯配。(圖9) 在個人養老金從局部試行到全國推開之際,《報告》揭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盡管國內居民在意識層麵普遍對養老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在操作層麵仍然麵臨一些難點和痛點,距離全麵達成養老目標仍存在距離。 助力個人養老金業務 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作為《報告》及訪談聯合發起方之一的廣發基金,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於2010年獲得社保基金境內委托投資管理人資格、2016年取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人資格,在養老金業務領域深耕多年。得益於在養老金投資管理方麵積累的豐富經驗,2022年11月,廣發基金成為中國證監會公布的全市場首批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管理人之一。 近年來,廣發基金致力於提供“一站式”養老解決方案。一方麵,重視養老產品供給和投研能力建設。廣發基金自2013年開始布局資產配置業務,打造了一支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投研團隊,目前已構建了覆蓋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風險偏好的養老基金產品線。根據最新出爐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截至2024年12月12日)》,廣發基金旗下個人養老金基金增至15隻。 另一方麵,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養老投資方案。例如,廣發基金在App/官微嵌入養老賬戶專區,提供在線開通養老金賬戶及養老省稅計算器功能,致力於通過合理、科學的財務規劃,提升投資者的退休生活質量。通過廣發基金官方App/官微錢袋子購買養老Y份額產品,還可享受0申購費優惠。 結語 2025年即將啟程,隨著個人養老金製度在全國推開,國內居民的個人養老準備也正翻開新的一頁。《報告》告訴我們,養老投資是一場長跑,對於已經開始養老準備的居民,可以按照規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而暫未開始養老準備且無從下手的居民也無須焦慮,可借助專業養老金融機構的力量,為“優雅老去”做好長遠的規劃和長期的努力。 |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