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史詩級貿易戰,不能指望三五個月就解決
從大國競爭視角看貿易戰。
這場貿易戰爆發以來,特別是最近一個多月,有一種聲音認為中美貿易戰根源在於我方,是我方放棄韜光養晦策略,把美國從朋友逼成了敵人雲雲。我認為這種說法對中美關係發展狀況缺乏基本了解。
特朗普勝選以來,我方為穩定、發展中美關係付出了巨大努力,從習主席到訪海湖莊園,到特朗普訪華時簽署的2500億美元協議,再到劉鶴副總理在兩會前夕訪美,世人有目共睹。所以,盡管我們不想打貿易戰,但這場貿易戰爆發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善良意願為轉移的。
應對這場貿易戰,我們要打總體戰,而且也是持久戰,不指望這三五個月就能解決,起碼要打算持續美國經濟周期當前的這一個景氣階段結束,或是特朗普的這一個任期結束。隻有做好這個起碼的打算,才能爭取較好的結果。
有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這場中美貿易戰是否意味著中美全麵激烈的對抗?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美全麵對抗的這種風險概率是比較低的,或者說是相當低的。
不錯,特朗普在國際事務方麵行動表現得非常咄咄逼人,但仔細審視他的訴求,他追求的目標並不是戰略擴張,而是戰略收縮,他是在以咄咄逼人的姿勢實施戰略收縮。對此,中國需要準確把握;行為的方式和目標,這是兩回事。這樣,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的十幾年內,可能是中美關係風雲激蕩、也非常關鍵的一個窗口期,如果中國能夠把握好、處理好這個窗口期的話,可能會開創和平崛起的曆史新篇章。
伐交ⷤ
應對貿易戰,中國需要講策略。
《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這場貿易戰中,對中國而言,現在能做的策略是“伐交”。事實上,這幾個月中國也一直在做“伐交”的工作。在這個方麵,我們應該感謝特朗普先生,替我們外交部門把“伐交”的工作做了一半。特朗普同時向全世界貿易開戰,我真沒有想到他能做到這樣,這樣就為我們下麵“伐兵”創造了一個相對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這場貿易戰的“伐兵”問題上,要注意幾點:
第一,中國要充分考慮防範應對極端狀況。假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全部商品都額外加征關稅,中國能不能經受住衝擊?我認為,這種衝擊中國能夠經受得住。
即使不考慮內需,中國向美國全部出口都被額外加征關稅,也並不意味著中國對美出口商品會全部退出市場,因為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很多大宗商品在美國和全球市場占有率特別高,美國即使額外加征關稅,也沒有合適的地方去尋找替代貨源,隻有提高銷售價格,這是其一。
其二,對於額外加征關稅行為,不要低估世界各國企業界應對的手法和調整的彈性。
其三,如果中美貿易戰止步於每一方500億美元的規模,那麽對雙方經濟、社會生活全局的實際影響較小,絕大多數普通民眾可以做到基本無感。如果貿易戰持續加碼,打到2500億美元、4500億美元,甚至向中國5000多億美元對美出口全部加征關稅的話,美國經濟社會生活遭受的衝擊就會凸顯出來。那時,我們還需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
按照美國經濟周期運行規律,在沒有大規模貿易戰幹擾的情況下,美國經濟結束當前的景氣、步入蕭條應該是在2020年前後,大規模貿易戰是否會推動蕭條提前到來、並加深蕭條程度?
麵對未來的、可能不太久遠的新一場美國經濟蕭條,我們屆時該如何反危機?盡管美國經濟必將到來的這場蕭條還有一兩年左右時間,但我們現在就該開始前瞻思考了。
在這場貿易戰的具體“伐兵”策略方麵,第一筆500億美元貿易額的加增關稅是對等的“同態複仇”,但鑒於中美經貿關係的不對稱,後麵就應當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了。
危ⷦ韀
中國要利用危機創造的機遇。特朗普這回采取的一係列策略,給美國自身帶來了非常多的負麵作用。
第一,大大提升了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不確定性。在2016年競選的時候,特朗普就一再講,他如果上台,就要讓美國的行動完全不可預測,這樣才能讓美國以最好條件達成交易。這個說法、思路我不能說他完全錯誤,但是他做到了極端,過度的不確定性隻能徹底消除他的信用。
第二,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某些製裁行為從短期來看美國賺了,從長期來看,美國高技術產業在市場中的信譽會嚴重受損,會促使中國這樣的受製裁國家加倍努力自主開發關鍵技術、關鍵元件,也會促使其它國家廠商努力尋求關鍵元件的非美國供應商,哪怕是能夠直接從這次事件中漁利的外國競爭對手也不例外。
回顧19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阿拉伯國家對美國、對西方的全麵石油禁運產生了什麽結果?最重要的結果就是推動了替代的新能源技術從無到有迅猛發展。特朗普這回一手炮製了對華製裁事件,數年後回顧,很可能促進了中國高技術產業上一個新台階。
美國對全世界開打貿易戰,戰火已經蔓延到汽車業,可能不久就會有數千億美元貿易額汽車產品被實際加征關稅;中國則在此時大幅度放寬外資政策,包括取消了在華合資汽車企業股比上限。不同國家這樣的政策組合起來,很有可能創造一個外資汽車企業尋求在華出口導向型汽車生產項目投資大規模增長的機遇,這是值得中國產業界、中國全國招商引資部門密切關注和抓住的潛在機遇。
反思ⷨ꿦
我們還需要關注這場貿易戰的後續影響。後續影響是什麽?第一個是它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影響。現在有輿論主張我們的經濟發展戰略要更多地依靠內需。但是,我認為,對中國來說,過度強調內需的發展戰略是不可持續的,對我們的製造業、實體經濟部門也是自廢武功的;對於整個世界經濟體係來說,中國過度依賴內需,同樣潛藏著顛覆性風險。
第二,中國在海外發展方麵要適度控製投入力度。特朗普主張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重建實體經濟,固本培元;如果出現“中國向海外過度虛耗資源+美國固本培元”的政策組合,可能導致中國國力相對美國轉向削弱,同時會助推巴望“趕超”中國的國家,這是我們必須盡力避免和防範的。
最後,這場貿易戰怎樣算輸、怎樣算贏?我認為,隻要最終結果沒有打斷中國的持續發展,中國增長速度仍然超過美國等西方主要大國,中國在國際經濟體係中的份額仍在繼續上升,那麽,中國就贏了。
責任編輯:霍宇昂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