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整體上行,小盤股指數繼續領漲,科創50與中證500等指數也有較大漲幅;紅利指數偏弱。六大風格看,小盤成長表現最優,漲幅達3%,大盤價值風格上漲僅1%。日均成交額萎縮至1.7萬億元,減少1900億元。上周漲幅居前的行業今年以來表現也較好,如計算機、傳媒、機械等,AI Agent對市場情緒起到提振作用。有色板塊上周表現突出,鋼鐵、化工、建材等也有較好表現,市場對上遊的供給側改革有所期待。下遊表現相對落後。美元指數跌破104,海外市場波動較大,再平衡交易中港股相對受益。
市場經過短暫調整後重啟反彈,港股連續兩日大漲,成為海外市場最強市場,樂觀情緒再次升溫,看上半年牛市的投資者再次增加,“市場沒有大跌空間”深入人心。從兩會透露出來的內容看,盡管提振消費位於十大工作任務之首,但有關科技的表述更加吸引眼球,這對市場活躍度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
近期有一些宏觀數據公布,如國內外貿數據、通脹數據、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今年前連個月國內出口增速為2.3%,較去年12月增速顯著下降幾個原因導致:今年春節前置至1月,貿易商提前出貨推高去年12月出口,且美國在節日期間加征10%關稅;另外也有高基數原因,2024年1-2月份為累計出口增速最高點,在7.1%,但3月份單月增速轉負。結合三個因素3月份增速預計小幅抬升。2月國內CPI同比下降0.7%,同樣是春節效應導致。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略低於預期,失業率上升至4.1%,驅逐非法移民和政府瘦身未對數據造成明顯衝擊,但短期內美國就業數據可能難以改善。
繼續看好A股市場未來的表現,因為推動市場上行的邏輯未發生顯著改變,隻不過需要更加重視節奏,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正在進行中。短期角度,由於未來一段時間外部會持續存在擾動,而內部政策保持寬容積極,投資者情緒可能會從一個持續升溫的狀態過渡到階段性平穩的局麵,市場的結構可能也會因此而出現變化。受益於國內消費刺激政策發力的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以及其他一些消費品、醫藥、新能源、有色、軍工等具備較高的性價比。中長期角度,我們認為受益於AI快速發展的領域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