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阮明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阮明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中國近代史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中國近代史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海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這裏是欽廉地區第一個地方黨組織的成立地,江刺橫、潘國鼎等革命先烈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斜陽島革命武裝鬥爭、“倒陳”運動等革命曆史事件在這裏發生……《北海日報》“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專版“慶祝建黨100周年 北海早期人”係列報道今天為您講述欽廉四屬抗日武裝起義的總指揮——阮明。1945年2月19日深夜,靈山城郊仙龍亭附近,一對年輕的革命夫妻被國民黨頑固派殘忍殺害,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他們是員阮明、杜振蓉。犧牲時,阮明僅25歲,杜振蓉僅23歲且有孕在身。
阮明原名阮煦南,又名阮利民,是欽廉四屬黨組織聯絡員兼軍事特派員,欽廉四屬抗日武裝起義的總指揮。在短暫而燦爛的革命生涯中,他與妻子用青春熱血,書寫了對黨和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鑄就不朽的精神豐碑。
從貧農家庭走出的先鋒戰士
阮明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台山縣端芬鄉塘底村,年幼時家境清貧。他的父親阮本瑜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到美國做洗衣工,不辭勞苦,省吃儉用,攢錢寄回家支持子女上學。阮明6歲時,隨親戚到廣州讀書。1935年,他來到北平,就讀於聖三一中學。當時,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吞並華北,而蔣介石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不禦外侮,積極反共,置國家民族危亡於不顧。在民族災難日益深重的形勢下,國民黨統治區的組織,於12月9日領導數千名北平愛國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年僅15歲的阮明滿懷愛國熱情,也加入其中。在如火如荼的愛國運動中,阮明不斷淬煉成長。他深刻認識到,隻有跟走,才能拯救苦難深重的中國。1938年春,阮明來到朝夕向往的革命聖地——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抗大學習的日子裏,他廢寢忘食地閱讀馬列著作,聆聽毛澤東和黨中央領導同誌關於抗日形勢的報告,同時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經過幾個月的刻苦學習,他的政治和軍事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抗大期間,他光榮地加入,由一名愛國青年成長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1938年6月初,阮明在抗大學習結束後,由黨中央派遣到廣東省委工作。6月下旬,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擔任大隊黨支部。7月,他和周明、林琳等人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西江分隊,在雲浮一邊宣傳的抗日主張,一邊從事黨的建設工作。同年11月,他奉命到廣東南路(現廣東粵西地區及廣西沿海三市)工作。播撒革命火種點燃信仰之光
阮明注重學習革命理論,不管時間多緊、任務多重,都堅持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的著作。1938年冬,中共廣東省委派阮明到國民黨第四戰區第七遊擊區司令張炎率領的鄉村工作團(後改為學生隊總隊部)工作,公開的職務是政治教官(中尉)。工作團中的中共黨員成立了地下黨總支,阮明任總支。雖然平時要上課、編報紙、寫社論、出牆報,忙得不可開交,但他每晚都學習至深夜。阮明使用過的鋼筆和懷表。阮明不僅刻苦自學,還經常與周明、林琳一起組織工作團的成員學習,向他們宣傳的主張,深受學員們的歡迎。國民黨第四戰區第七遊擊區司令、鄉村工作團團長張炎也經常參加聽課。一次,張炎聽阮明講述《論持久戰》後,由衷擁護、崇敬毛澤東,對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充滿了信心。於是,他請求增派幹部到廣東南路工作。周明、阮明和林琳根據張炎的請求,商定由周明向中共廣東省委匯報、請示。1939年5月,廣東省委張文彬派周楠和陸新等到南路工作。周楠到南路後,先後派陳信材、黃景文等繼續做張炎的統戰工作。1945年1月14日,張炎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攻入吳川縣城。阮明十分重視輿論宣傳,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學生隊總隊部編印周刊《遊擊隊報》,阮明兼任主編。這份周刊主要刊登軍事新聞和學生隊動態,還經常轉載延安出版的進步報刊文章,深受學生隊教官和隊員們的喜愛,對宣傳抗日、教育人民、指導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高州的書店也有出售,很有影響力。阮明積極而慎重地貫徹黨的建設方針,從抗日團體中挑選經過革命鬥爭考驗的先進分子進行培養,發展入黨。1939年夏至1940年春,阮明和黃景文等在張炎領導的學生隊中,吸收了100多人入黨。後來,這些黨員大部分成為廣東南路武裝鬥爭的骨幹。1940年秋,中共廣東南路特委派阮明到中共合浦中心縣委工作。他先後在合浦的南康、小江(今屬浦北)和靈山的大窿村等地主辦黨訓班,為合浦、靈山培養了大批黨員骨幹。潛伏敵人內部救了一批同誌
1940年2月中旬,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建立中共廣東省南路特委,溫焯華奉命從粵北前往南路任特委組織部長。溫焯華途經信宜懷鄉時,遇到縣自衛隊檢查。因通行證上的名字是化名,與其隨身攜帶的信件收信人的名字不符,自衛隊懷疑他是漢奸,將他扣留了。信宜自衛隊負責人打電話給學生隊總隊部,報告了這件事。恰巧接電話的是阮明。他知道溫焯華的真實身份,便和戰友想方設法營救。他們曾擬用學生隊總隊部的名義發函給自衛隊釋放,但考慮到信件可能會落入國民黨信宜當局手中,因此決定打電話營救。阮明在電話裏對自衛隊負責人說:“人名,有書名,有別字;有的既有書名,也有別字。名字不符,不能作為漢奸的證據,沒有證據就扣留是不合法的,要送來高州由我們‘監視’處理。”自衛隊負責人問他是誰,阮明回答:“我是執行官。”自衛隊負責人聽說是執行官,便將溫焯華護送到高州。溫焯華因此獲釋。1940年2月,為回擊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發表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致國民黨中央的通電,揭露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分裂、破壞團結的罪行。中共高(州)雷(州)工委通知於3月29日統一行動,散發通電傳單。3月29日,學生隊副中隊長羅文洪(中共黨員)在茂名新垌鄉散發傳單時,被國民黨頑固派逮捕。同日,香港回國服務團團員文允武(中共黨員)也被捕。羅、文二人先被解送到國民黨茂名縣,後來又被解送到高州交由張炎處理。國民黨七區黨務督導和南路行署已秘密商定,將以行署名義,命令專員公署將羅、文解送信宜,由行署直接審理。阮明得知情況後,馬上向組織匯報,火速研究營救方案。數日後,阮明去看望羅文洪,將營救方案告訴了他:“組織上正在積極做張炎的工作,由他作主將你們秘密釋放。或者隻要他默許,就由我們布置潛逃,然後共同研究應付南路行署追究的辦法。”後來,組織成功做通張炎的工作,張炎秘密釋放了羅、文二人。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後,阮明調任合浦公館區委,深入貫徹“隱蔽待機”方針,為撤退已暴露的幹部和鞏固黨的組織做了大量工作。1943年,阮明到靈山巡視時,與中共靈山縣特派員盧文研究決定,安排莫平凡、黃式高、蒙環、黃文法、鄧業兢、何林等一批黨員幹部和進步人士安插到國民黨一些部門。這些人員進入國民黨機關後,掌握了7個鄉、鎮公所的領導權,掩護地下黨開展工作,並獲得一批重要情報。團結抗日力量壯大革命隊伍
阮明在工作中善於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總方針,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不斷擴大抗日統一戰線,壯大革命隊伍。靈山縣新圩鎮官屯村的梁振威出身貧苦,做過綠林好漢,有顆愛國心。1926年,他曾任國民黨靈山縣剿匪基幹大隊長,平定靈山匪亂。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地下黨組織派人動員他出任靈山人民抗日遊擊隊長,曾率領隊伍在欽靈邊的四峽坳阻擊日軍。阮明得知情況後,派人去做梁振威的思想工作,宣傳的抗日救國主張,鼓勵他繼續為抗戰出力。同時,派人做通其女兒的思想工作,由其女兒動員他投身抗日隊伍。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梁振威在靈山武裝起義後,發動追隨他的人加入革命武裝隊伍。他驍勇善戰,深得部下崇敬,為抗日戰爭立下汗馬功勞。靈山萍塘村鄧典初是一個開明紳士,他的兒子鄧菊軒曾任國民黨炮兵連長,1938年10月解甲回鄉,抨擊國民黨消極抗日。阮明獲悉情況後,讓鄧業兢(鄧典初的侄子)做鄧典初父子的工作,向他們宣傳團結抗日的方針,揭露國民黨頑固派投降、分裂陰謀。在鄧業兢的影響幫助下,鄧典初父子為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阮明送給合浦中心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何達雲的衛衣。1944年3月,中共欽廉四屬特派員楊甫調阮明任中共靈山特派員。4月下旬,阮明在“公益號”(地下黨機關所在地)召開骨幹會議,提出要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展反“三征”鬥爭,反對國民黨大搞征兵、征糧、征稅。同時,繼續重點做好靈山簡易師範和靈山中學的學生工作,繼續發展農村合作社。按照會議部署,靈山縣各地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為靈山抗日武裝起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1944年農曆八月初,欽廉四屬黨組織開設的永信煙莊遭敵人破壞,敵人妄圖追捕合浦、靈山地下黨員。阮明獲悉後,馬上沉著指揮部分被追捕的對象撤離,隨即趕回合浦縣城,部署永信煙莊事件的善後工作,盡可能地降低損失。受盡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
阮明在思想上、組織上和軍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欽廉四屬武裝起義做好了準備。1944年底,廣東南路特委周楠通知阮明和譚俊到廣州灣(今湛江)匯報工作。周楠指示欽廉四屬要在1945年春節前後舉行抗日武裝起義,任命阮明為欽廉四屬黨組織聯絡員兼軍事特派員,負責武裝起義的總指揮。遵照這一指示,阮明和譚俊分別在合浦的公館、金街等地傳達南路特委的指示,部署欽廉地區的抗日武裝起義。接著,合浦、靈山、欽縣、防城等地相繼舉行武裝起義。1945年2月13日,阮明部署靈山起義隊伍的有關工作之後,與妻子杜振蓉(南康人)從靈山鍾靈鄉白鳩埠村返回合浦大成(今屬浦北縣)。不料途經白石水陳依村時,不幸被當地反動保隊拘捕,被囚禁在靈山城郊仙龍亭監獄。雖然身陷囹圄,但阮明和杜振蓉的革命意誌毫不動搖。他們在監獄裏向難友宣傳進步思想,與國民黨頑固派作堅決的鬥爭。在敵人的審判台前,阮明夫婦與國民黨靈山縣縣長陳公佩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駁得陳公佩理屈詞窮,無言以對。阮明夫婦受盡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2月19日深夜,惱羞成怒的國民黨頑固派在沒有任何事實證據的情況下,在仙龍亭附近將阮明夫婦秘密殺害。“為什麽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阮明的犧牲是欽廉四屬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大損失。起義人員得悉這一噩耗後十分悲痛,對國民黨頑固派更加仇恨,決心戰鬥到底。(圖片均由北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審核 |方曉淦
編輯 | 詹燕萍
校對 | 範德茵
轉載本公眾號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