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證金融研究院毛寒鬆: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

中證金融研究院毛寒鬆: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来源泣下如雨網
2025-07-05 07:33:59

1月4-5日,“2025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舉行,主題為“千帆過盡 萬木春發”。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毛寒鬆出席並演講。

毛寒鬆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回升態勢,積極變化增多。新的形勢下,必須持續深化資本市場全麵改革,使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能更好得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他提到,首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資本市場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具包容性和適應性的資本市場服務,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著力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的穩定性,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更好踐行資本市場人民性。

其次,毛寒鬆強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出現了積極的變化。“2024年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全年A股走勢曲折向上,9月24日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顯效,市場總體回暖。”

具體來說,他提到,第一,資本市場全麵改革穩步推進。“新國九條”分階段規劃了未來五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係統提出了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一攬子的政策措施,配合新國九條製定若幹配套文件,形成了“1+N”的資本市場政策體係。“目前已出台了50餘項製度規則,涵蓋了發行上市、機構、交易、稽察執法等各環節、各鏈條,特別是突出了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持續強化投資者保護實效。”

第二,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質效逐步提升。出台支持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從上市融資、並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板塊定位等全方位的提出支持性舉措,加快引導優質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出台了並購六條,助力上市公司產業整合協同和創新發展。目前,戰略新興產業A股上市公司數量接近2700家,2024年前三季度集成電路、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81%和37%;2024年1-11月份,全市場並購重組3251家次,較上年同期增長超40%,創新、並購等對提升上市公司競爭力的作用不斷在增強。

第三,資本市場生態得到了改善。出台《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積極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夯實價值投資基礎。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權益類公募基金、保險資金、養老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15萬億,較2019年初增長了1倍以上,出台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支持通過分紅、回購等切實提升投資者的回報。2024年,70%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做了現金分紅,家數增長超10%,逾920家公司實現了中期分紅,大約是上年的4倍。

毛寒鬆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他認為,2025年資本市場加快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重點:

一是著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和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更加精準有力的支持擴投資、促消費,推動改善公司治理和價值創造能力,紮實推進支持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並購六條落地、落實、落細,增強發行上市製度的包容性、適應性,鼓勵以產業整合升級為目的的並購重組,培育壯大耐心資本,為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二是要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的綜合改革。加快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協同構建完善的全國社保基金、保險、年金、理財等長線長投的製度環境,進一步打通卡點、堵點,努力暢通科技、資本和產業的良性循環,在為不同投資者提供合理回報的同時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和持續健康的發展。

三是全力維護市場的穩定運行。麵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形勢,要堅決落實穩住樓市股市的要求,加強資本市場風險綜合研判和應對,提高交易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持續用好穩定股市的新設貨幣政策工具,著力穩資金、穩杠杆、穩預期,確保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