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研究所
作者:交通運輸行業首席分析師 閆海⠀
龍年見聞複盤
春節見聞/海外見聞是申萬宏源研究所的年度節目,分析師們從自身視角出發,洞察經濟運行態勢與行業發展趨勢。去年的龍年見聞,筆者主要聚焦於紅海危機下的中東,相關內容在2024年春節見聞《海外見聞|紅海風雲中東郵輪之行,當地對中國商品口碑兩極分化》一文中有所呈現。現在複盤回顧,有兩大超預期的收獲,一個是見證了全球郵輪行業的景氣度提升,去年除了分享郵輪旅行是攜家帶口高性價比的出行方式外,也觀察到了郵輪行業疫情後加速恢複,全年看美股郵輪頭部公司RCL(皇家加勒比郵輪)表現亮眼。另一個是底部見證了的出海邏輯,去年2月寫海外見聞的時候,國產大巴車“一帶一路出海邏輯”尚未形成共識,在見聞中我們提到“B端商務需求,當地旅遊大巴車基本被中國占領,清一色宇通客車、金龍客車,基本看不到日本和歐美品牌大巴車”。旅行期間做個有心人,能挖掘很多投資機會。今年申萬研究所春節見聞也希望大家多關注,在投資視角以外,在生活、娛樂各方麵對大家也有所啟發。今年春節前夕“王星失聯”事件占據輿情頭條期間,筆者恰巧在新馬泰,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久違的堵車。
1、奶茶與盲盒:中國消費品牌“偷襲”東南亞
在東南亞的繁華都市中,中國消費品牌正掀起一陣熱潮。走進吉隆坡的商場,蜜雪冰城的門店前常常排起長隊,泡泡瑪特的門店則成為年輕人的聚集地。⠀
這些品牌能夠成功出海,背後離不開中國物流企業的有力支持。空海運航線日益加密,運輸時效性顯著增強。在最後一公裏的配送上,極兔速遞、嘉裏等物流公司加大在東南亞的投資,高效的物流網絡,讓 “中國製造” 的商品能夠迅速鋪貨,及時出現在東南亞消費者的麵前。
2、汽車江湖:日本車的天下,新能源車剛起步
本次東南亞之行,路上跑的汽車大多是日本品牌,新能源車卻很少見。一方麵,當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另一方麵,馬來西亞當地油價非常便宜,95 號汽油折合人民幣差不多 3.52 元 / 升,差不多是國內油價的 44%,這使得新能源車可變成本優勢不明顯。此外,日係車企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就在東南亞建廠,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當地的修車鋪裏,堆滿了日本汽車的零部件,維修保養十分便捷,這也是日係燃油車深受消費者青睞的原因之一。
3、物流與堵車:東南亞的 “馬路經濟學”—— 基礎設施限製了快遞、外賣、網約車服務體驗
很多人說東南亞像十幾年前的中國,至少在堵車這一領域是很相似的,背後原因均是激增的出行和物流需求疊加相對之後的基礎設施。國內核心城市2012-2013年期間同樣有較為嚴重的擁堵問題,隨著智能交通管理、各項疏堵工程的推進,擁堵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東南亞網約車主要依靠GRAB(Uber是GRAB股東),全球網約車市場呈現“區域割據+資本聯動”的特點:滴滴領銜中國,Grab主導東南亞,Uber掌控歐美與中東,軟銀等資本方通過交叉持股形成利益聯盟。
但在曼穀、吉隆坡使用 GRAB 打車時,習慣了國內網約車平台精準時間預測的人會感到非常不適應。打車費用與上海接近,但由於堵車嚴重,GRAB 經常出現 APP 顯示預估 5 分鍾來接,最終耗時卻在 20 分鍾以上的情況。因此拜訪客戶需要預留更多的提前量,效率相比國內大幅下降。在新加坡使用 GRAB 的體驗與國內使用滴滴接近,時間預估相對精準,但費用是上海的 3 - 4 倍。
在曼穀和吉隆坡,堵車是日常。曼穀的摩托車在車流中“見縫插針”,吉隆坡的高速公路高峰期能堵成停車場。為什麽這麽堵?東南亞城市化速度快,但道路規劃滯後。比如曼穀,人口超1000萬,軌道交通僅有3條主線,覆蓋範圍有限。私家車和摩托車成了剛需,但道路容量跟不上。這些對即時配送、快遞、網約車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增加了新的挑戰。
标签: 幻城手遊(前幾年最火的手遊《幻城》,現在還有多少人在玩?)君的拚音(君的拚音是什麽)一個日一個非(日字旁一個非字讀什麽)鹿茸怎麽吃比較好(鹿茸的最佳吃法)孩子課堂不專注的方法(孩子課堂不專注怎麽辦)
评论列表
特朗普稱美國經濟麵臨“轉型期” 對“衰退說”避而不談
協昌科技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近19萬股 成交金額約600萬元
王川:建議通過“多方共付”模式,推進“一老一小”群體民生服務
小金屬概念反複活躍 高能環境漲停
吉電股份:梨樹綠色甲醇項目如尚未履行投資決策程序,未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