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周二)上午10:00,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政策體係完善和服務能力提升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司局、基層醫療機構負責同誌和有關專家將出席,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政策體係完善和服務能力提升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封麵新聞記者:深化醫改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分級診療,近年來各地都在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請問,中醫藥領域在推進分級診療方麵進展如何,遇到了哪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謝謝。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 趙文華:謝謝你的提問。深化醫改,中醫藥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初步建成覆蓋城鄉,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複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係。中醫藥服務水平與效能不斷增強。截止到2020年年底,每千常住人口中醫院的床位數達到了0.81張,全國中醫總診療人次達到了10.58億人次。
二是注重打造中醫藥服務高地。6所中醫類醫院納入“輔導類”的國家醫學中心創建範圍,20所中醫院納入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的範圍。8個中醫項目被確定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
三是注重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有3.63萬個中醫館,9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8%的鄉鎮衛生院、90.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4.5%的村衛生室都具備了中醫藥的服務能力。
四是注重發揮中醫藥的優勢。鼓勵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2021年,30個省(區、市)有827個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市、區),其中68%的試點縣(市、區)中醫院參與了醫共體,約34%的試點中醫院作為牽頭醫院參與了醫共體。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優質中醫醫療資源總量還是不足,區域、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弱,仍為製約中醫藥分級診療推進的重要因素。對此,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麵,大力推進分級診療製度落地做實。
一是加快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二是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加強縣級中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提升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置中醫館。三是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建設中醫互聯網醫院,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謝謝。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