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先(1502~1568) 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山東章丘人。
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在戶部任事。曾運餉金至寧夏,目睹邊防荒弛,外患嚴重,深有感觸。歸途經陝西關中,登門拜訪當時削職家居的文學家康海和王九思,為他們所賞識,自此締交。自嘉靖十一至二十年(1532~1542),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勳司員外、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並曾提督四夷館。此一時期他和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呂高等人詩文唱和,人稱"嘉靖八子",他們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風,主張學習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曾鞏,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要求文字平易樸實。他因抨擊當時執政的夏言和嚴嵩,揭露當時政治的腐敗,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職,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建亭園,結詞社,征歌度曲,搜集戲曲及民間文學作品。他利用當時民間小曲的形式,寫成《中麓小令》100首,流傳很廣,王九思曾和了100首,合刻為《傍妝台百曲》。嘉靖二十六年寫成傳奇戲曲《寶劍記》。晚年他用金、 元院本形式寫成《園林午夢》、《打啞禪》等 6種,總名《一笑散》。還用民間流行的《山坡羊》小曲形式寫成《市井豔詞》一書。他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尤以戲曲為多,有"詞山曲海"之稱,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刪定元人雜劇16種。
李開先(1502~1568) 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山東章丘人。
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在戶部任事。曾運餉金至寧夏,目睹邊防荒弛,外患嚴重,深有感觸。歸途經陝西關中,登門拜訪當時削職家居的文學家康海和王九思,為他們所賞識,自此締交。自嘉靖十一至二十年(1532~1542),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勳司員外、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並曾提督四夷館。此一時期他和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呂高等人詩文唱和,人稱"嘉靖八子",他們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風,主張學習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曾鞏,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要求文字平易樸實。他因抨擊當時執政的夏言和嚴嵩,揭露當時政治的腐敗,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職,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建亭園,結詞社,征歌度曲,搜集戲曲及民間文學作品。他利用當時民間小曲的形式,寫成《中麓小令》100首,流傳很廣,王九思曾和了100首,合刻為《傍妝台百曲》。嘉靖二十六年寫成傳奇戲曲《寶劍記》。晚年他用金、 元院本形式寫成《園林午夢》、《打啞禪》等 6種,總名《一笑散》。還用民間流行的《山坡羊》小曲形式寫成《市井豔詞》一書。他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尤以戲曲為多,有"詞山曲海"之稱,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刪定元人雜劇16種。
同年(公元1502年)出生的名人:
文伯仁 (1502~1575) 明朝畫家 江蘇省蘇州

顧存仁 (1502~1575) 江蘇省蘇州

陳淮 (1502~1594)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

張� (1502~1575) 明朝官吏 廣西自治區柳州柳江區

葛守禮 (1502~1578) 明中期大臣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 + 更多公元15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68年)去世的名人:
王�b祥 (1501~1568) 明朝畫家 江蘇省蘇州

王世實 (1520~1568) 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

林璧 (1503~156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

吳悌 (1502~1568)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

謝相 (1507~1568)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

木高 (1515~1568) 雲南省麗江古城區 + 更多公元1568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